期刊简介
本刊发扬中西医结合所长,贯彻中医与西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理论与临床研究成果和重大进展,促进中西医结合在耳鼻咽喉科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学术的提高。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485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4-1159/R
邮发代号: 26-14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安徽
出版地区 安徽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 国际刊号:1007-4856
- 国内刊号:34-11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发扬中西医结合所长,贯彻中医与西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理论与临床研究成果和重大进展,促进中西医结合在耳鼻咽喉科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学术的提高。
(一)基本要求来稿要求题材新颖、内容真实、论点明确、层次清楚、数据可靠、文句通顺。文章一般不超过5000字。投稿请寄1份打印稿,同时推荐大家通过电子邮件形式投稿。
(二)文题文题要准确简明地反映文章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题下。
(三)作者与单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作者单位不超过3个。第一作者须附简介,包括工作单位、地址、邮编、年龄、性别、民族、学历、职称、职务;其它作者附作者单位、地址和邮编。
(四)摘要和关键词所有论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关键词,摘要用第三人称撰写,分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四部分,完整准确概括文章的实质性内容,以15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一般3~6个。
(五)标题层次一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二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三级标题用“1.2.”来标识,四级标题用“(1)、(2)”来标识。一般不宜超过4层。标题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级标题末尾均不加标点。
(六)计量单位、数字、符号文稿必须使用法定的计量单位符号。
(七)参考文献限为作者亲自阅读、公开发表过的文献,只选主要的列入,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按其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列于文末,并依次将各编号外加方括号置于文中引用处的右上角。书写格式为:作者.文题.刊名年份;年(期):起始页.网上参考材料序号.作者.文题网址(至子--栏目).上传年月。
为保证本刊的权威性,杜绝任何形式的抄袭稿。稿件文责由作者自负,编辑部有权作必要的修改。文稿在3个月内未收到退修或录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另投他刊。未被录用的稿件一般不退稿,请自留底稿。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影响因子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发文量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总被引频次
-
鼻内镜下鼻腔多结构处理治疗鼻腔狭窄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多结构处理治疗鼻腔狭窄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下鼻甲及中鼻甲成形术、钩突切除术,前筛开放术等治疗鼻腔狭窄及相关症状.结果全部63例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有3例患者仍有轻度鼻塞,5例患者仍有轻度头沉和间歇性头痛,4例患者有流涕.结论根据病变的具体情况,采用多结构处理治疗鼻腔狭窄,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黄鸣真 刊期: 2010- 02
-
习服治疗56例中青年噪声性耳鸣患者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习服治疗(tinnitusretrainingtherapy,TRT)对耳鸣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门诊确诊为噪声性耳鸣的患者(男67例、女43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6例(男32例、女24例)采用TRT,对照组54例(男35例、女19例)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口服治疗.两组均在治疗开始后1、2和3个月时进行3次疗效评定.疗效分为完全适应、基本适应、部分适应、未适应(无效).结果实验......
作者:陈寻;徐林弟;杨云;刘晴;乔明哲 刊期: 2012- 05
-
咽炎灵治疗慢性咽炎123例临床观察
慢性咽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据我们临床观察一般多以气郁痰结致病,因此我们研制了具有理气化痰、利咽散结的咽炎灵,用于治疗慢性咽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苗相波;徐纪香;李玉杰 刊期: 2004- 06
-
鼻中隔偏曲的中医诊断探讨
鼻中隔偏曲是耳鼻咽喉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但在中医耳鼻咽喉科学中无此病名诊断,本文通过对2001年6月~2004年6月我科病房收治的342例鼻中隔偏曲病例进行总结分析,探讨鼻中隔偏曲的中医诊断.......
作者: 刊期: 2005- 05
-
固中汤在中医耳鼻咽喉科中的运用举隅
固中汤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刘蓬教授潜心专研中医理论和进行多年临床实践后总结出来的治疗耳鸣的验方,基本药物组成为:党参30克、黄芪30克、白术15克、干姜15克、桂枝15克、砂仁10克、石菖蒲10克、大枣15克、炙甘草10克,每日一剂,分2~3次空腹煎服,儿童剂量酌减.刘蓬教授运用固中汤加减治疗耳鼻咽喉科疾病,辨证施治,不仅限于耳鸣,笔者于去年3~5月有幸跟随其门诊,受其教诲,影响......
作者:彭凌艳 刊期: 2017- 02
-
慢性鼻窦炎术后中药鼻窦灌洗的疗效观察
目的鼻窦灌注液冲洗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接收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两组患者均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对照组患者采用生理盐水进行鼻窦灌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灌洗液进行鼻窦冲洗,术后3个月对两组患者的疗效、术腔修复时间、鼻粘膜纤毛传输功能和Th1/Th2细胞因子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
作者:李晓晖;刘智献;王鹏;杨贵 刊期: 2018- 02
-
鼻尖部神经鞘瘤切除及同期鼻尖成形术2例
目的通过近期相关文献复习了解鼻尖部神经鞘瘤的病史病理特点、临床表现和诊治,在外科切除的同时行鼻尖成形术.方法报告2例鼻尖部神经鞘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同期行鼻尖成形术,其中1例应用自体鼻中隔软骨行鼻尖成形术.结果病理显示神经鞘瘤,2例患者均对外鼻形态满意.结论鼻尖部神经鞘瘤临床少见,在外科切除的同时应用自体鼻中隔软骨行鼻尖成形术可以得到满意的外鼻形态.......
作者:张佳凤;王钟颖;汪涛;陈东;吴晴伟;王珮华 刊期: 2012- 06
-
鼻康合剂治疗慢性鼻窦炎
鼻康合剂是我院研制的一种治疗慢性鼻窦炎的口服中成药.我科自1999年1月~2000年10月,口服鼻康合剂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1200例.本组从中随机抽样60例,并与单纯用上颌窦穿刺冲洗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患者40例进行对比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毛绮德;张成永 刊期: 2001- 04
-
喉癌术后营养治疗
喉癌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院自2002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的18例喉癌术后患者采取匀浆液加要素饮食经鼻饲管缓慢滴注,经营养支持与医疗密切配合,使患者恢复较快,减少并发症,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李静 刊期: 2004- 06
-
OSAHS临床诊疗的进展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是具有潜在危险的常见病,是一种以睡眠时反复咽部塌陷为特征,导致低氧血症和睡眠结构改变的疾病.发病机制一般认为是由于上呼吸道的某个部位阻塞所致,现在研究证明,成人只有少数人存在诸如鼻息肉、扁桃体肥大这种能明确诊断的上呼吸道的疾病[1].绝大多数是因上呼吸道及其支持组织不匀称的解剖结构所致,涉......
作者:廖旭龙;常捷燕 刊期: 2005- 01
动态资讯More >
- 1 皮样囊肿15例临床分析
- 2 关于召开《全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近10年成就报告会》的征文通知
- 3 金纳多下鼻甲注射治疗萎缩性鼻炎40例
- 4 玉苍口罩治疗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30例
- 5 鼻腔粘连23例临床分析
- 6 鼻内镜下局限性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 7 喉气管组织瓣修复在喉咽癌的临床应用
- 8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失语疗效分析
- 9 等离子低温消融术在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治疗中的应用
- 10 原发性蝶窦癌2例并文献复习
- 11 电子喉镜对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诊断意义
- 12 非上皮源性鼻咽部恶性肿瘤13例分析
- 13 代谢当量及呼吸睡眠监测联合观察评估中度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疗效
- 14 医用几丁糖在鼻内镜术后的临床应用
- 15 气管支气管异物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处理
- 16 尖吻蝮蛇血凝酶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中的止血效果观察
- 17 射频治疗扁桃体切除术中及术后出血42例
- 18 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术治疗难治性鼻出血临床观察
- 19 烧灼法治疗鼓膜穿孔86例临床分析
- 20 纳米银纱条用于鼻内镜术后鼻腔填塞的临床观察